幾天前(19日)央行對房貸做進一步的信用管制,這比加稅對房屋交易更有殺傷力,讓原本因貸款額度緊繃而逐漸冷卻的市場進入冰河期。我的換屋計畫也因此被影響不得不投入更多自備款,還好之前留有足夠的預備金,否則就有些著急了。
從事房仲的朋友跟我分享他的老闆、同事手上有許多等待交屋的物件,他們昨天聽到這個政策出台,心都涼一半了,除了最近仲介業績已掉兩成,還必須提早出清已交屋的物件來擠出一些現金。他自己也幾乎是All-in, 好在我之前有勸阻他不要再加槓桿了,不然最近應該會失眠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 "Psychology of Money" 這本書裡提到的一個觀念:「會賺錢與能保持財富是兩種不同的技能...(不能偏科)」
人的特質各有千秋,現在有許多人格特質分類的系統,但簡單來看可以大略分為左右兩極:
悲觀 vs 樂觀
保守 vs 大膽
分析 vs 行動
我是個比較偏向左邊的人,所以總會羨慕右邊特質的人,甚至會否定左邊的特質,認為它們都是自己的缺點。直到最近我才領悟,它們恰恰是我的強項與優勢,而右邊才是我的「缺」點。左邊的特質讓我能用正確的心態做好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也是它們使我能夠在半導體可靠度這個領域發表一些論文,前者讓我最近能擁有一年多的自由,後者讓我不須別人擔保便可取得移民的門票。每一種人格都有其順流與逆流的環境,對自己的認識多一點,就有多一點選擇(環境與機會)的智慧。
這個世界是包容萬象的,若只透過特定光譜與焦距的鏡片觀察,會看不清它的全貌而錯失許多體驗,若戴上那濾鏡看自己,會提前對自己設下很多定義,直接抹去了人生許多可能性。沒有任何事物是「純物質」,也沒有人是單一人格,我們都是某種比例的混和物,但各有其特殊的配方與風味。
每一個正面想法都藏有一個負面想法,左邊特質裡面也藏著右邊的概念,反之亦然。結合左與右兩種心態才是完整的人(生)。
謙遜 + 進取
計畫 + 執行
耐心 + 毅力
從小學開始就感到在教室裡學不到我真正想學的,而我是真心覺得學習很有趣。高中頻繁翹課去西門町看電影,若不是教務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高二下差點因為曠課時數太多被退學。大學翹課打網球、暑假暑修法文,還去修政治系、歷史系、心理系、企管系的課,但是覺得太學術沒辦法與現實連結,有些想修的課卻不開放給外系生,聽物理系同學的建議去修數學系與電機系的「正經」課,但我完全不感興趣,成績慘不忍睹。現在回想起來,感到真的學到東西的是暑修法文與一門吳玉山教授開的課。剛開始在半導體業工作後跑去補習CFA證照考試,幾乎天天留在學校K書超過10點才回家。過了幾年自己在網路上面拜師學股市心理學。現在回想起來,所有對我留下深刻影響的學習都是自己去外面找資源的,若依照學校的規劃或是主流觀點建議去上的課,往往令我冷感,覺得浪費時間。
回顧自己的歷史與犯的錯誤,過去的教訓是:結合兩種心態最重要的是找對配方。我不願模仿他人,卻曾變得容易憤世嫉俗,須成為一個樂觀的異議人士,這才是健康的左右融合料理。
投資 vs 創業
我曾有過的成功投資幾乎都是左邊特質造就的,使我有耐心去等待經濟的整體成長,也避開了過度槓桿的風險。
創業,一開始需要的大多是右邊的特質,但要創造出可持續的事業,須同時把左右兩邊特質開到最大而不會精神分裂...這些都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想到就會害怕。可越是反覆思量,越覺得這是我該盡全力去做的事, 一個被折磨也值得的奥德赛之旅,也是找回完整自己的朝聖苦路。
韋伯英文字典對奥德赛的解釋:
odyssey
1 : a long wandering or voyage usually marked by many changes of fortune
2 : an intellectual or spiritual wandering or quest
我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獨立、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掌握自己人生(自主)的人。如果我自己沒有突破,又怎能言教身教?
我願服膺真理並向它學習智慧,但不想時時受制於「第三人」,目標是創造一個會跟著我走(能累積在自己身上),而且不須倚靠龐大的人力或資本槓桿的系統。
面對不確定性最好的習慣是自我學習。卡著許久的移民破關途徑,澳洲GTI簽證是一個久未聯絡的朋友指點的,美國EB2 NIW 曾經一直找不到能夠把法律策略講清楚,並把準備工作流程化的方法,我是在YouTube上找到很棒的數位課程與能高效合作的移民律師。現在幾乎所有需要的資源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重點是要問對問題(關鍵字)與持續尋找,平時就把天線打開,有時答案會在你想不到的人身上。
我深信,自我教育是主動打造未來最重要的能力,除了可以點開新的技能,它也能自我定義、自我改造,這是能擁有自主人生的選擇。我想起了一則猶太人的箴言:
"The entire world is a narrow bridg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fear at all." - Rabbi Nachman of Bratslav
- - - - - - - - - - - - - - - - - - - - - -
Psychology of Money - by Morgan Housel
"Getting money and keeping money are two different skills… Getting money requires taking risks, being optimistic, and putting yourself out there. But keeping money requires the opposite of taking risk. It requires humility, and fear that what you've made can be taken away from you just as fast. It requires frugality and an acceptance that at least some of what you've made is attributable to luck, so past success can't be relied upon to repeat indefinitely."
Mathew 7:7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knock and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to you."
Get in touch